沼氣摻燒
發布時間:2018-07-25瀏覽次數:
系統簡介(以往復式爐排爐為例)
一、項目基本情況
目前比較常見的環保發電項目主要采用往復式機械爐排爐焚燒垃圾,產生的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組發電的方式,配套垃圾滲濾液處理設施,處理垃圾坑堆酵產生污水,實現達標排放。
根據地域、季節、及垃圾特點的不同,厭氧處理階段產生沼氣的量相差較大。夏季時日處理每百噸規模平均產氣約在20~30Nm3/h,瞬時峰值受處理站規模影響,一般可達40~45Nm3/h。
為減少污染,實現能源安全利用,該工藝采用沼氣入爐系統實現。
二、基礎數據
1.鍋爐型式 機械爐排垃圾焚燒爐(以600t/d為例)
2.沼氣成分濃度 CH4:50~70% CO2:30~40% H2S:<0.5%
3.沼氣熱值 20800~23600KJ/Nm3
4.沼氣常溫密度 1.08~1.21kg/m3
5.空氣中爆炸極限 8.6~20.08%
6.沼氣設計流量 50~300Nm3/h
受厭氧系統設計負荷、運行操作等影響,沼氣的波動性較強,所以流量的正確選擇是系統運行穩定的前提
三、結構模塊圖

四、系統安全保護設計
系統保護設計方面,充分結合焚燒爐的設備特點,設計有三級保護:
第一級—設備工況的判斷保護
第二級—鍋爐工況的判斷保護
第三級—極端工況的保護,控制故障、停電等極端情況下的保護
同時,針對重要的信號采集設備,設置有部分冗余系統,確保關聯設備的安全
五、現場圖片及典型控制畫面

六、系統特點
1.專利開發
專項開發用于環保電廠的沼氣摻燒燃燒器,可抵護爐內高風場干擾,實現極低負荷的穩定燃燒
2.適應性好
設計時充分融入了電廠鍋爐運行與滲濾液運行的特點。實現由DCS遠程全系統監控、調整及參數設定等功能。自動化程度高,安全報警系統完善,無需專人連續值守,可長周期運行
3.安全性高
保護方面實現了與鍋爐運行保護的聯動,保護功能完善
七、設計引用部分標準
GJJ90-2004 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程技術規范
GBJ87-1985 工業噪聲控制設計標準
SH/T 3022-2011 石油化工設備和管道涂料防腐蝕設計規范
GBS0049-2011 小型火力發電廠設計規范
DL 5190.4-2012 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第4部分
GB/T 4208-1993 外殼防護等級(IP代碼)
GB/T 14050-1993 系統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術要求
GB/T 4942.2-1993 低壓電器外殼防護等級
DLGJ116-93 火力發電廠鍋爐爐膛安全監測系統設計技術規定
G-RK-95-52 鍋爐爐膛安全監控技術規范書
ANSI/NFPA 8502 多燃燒器鍋爐爐膛防內爆和外爆標準
ANSI/IEEE 488 可編程儀表的數字接口
ANSI/NEMA ICS4 工業控制設備和系統的端子排
NSI/NEMA ICS6 工業控制設備和系統外殼
DB11/T 302-2005 燃氣輸配工程設計施工驗收技術規范
GB 12158-2006 防止靜電事故通用導則
GB 15558.3-2008 燃氣用埋地聚乙烯(PE)管道系統
GB 50494-2009 城鎮燃氣技術規范
GB/T 24922-2010 隔爆型閥門電動裝置技術條件
SY 6503-2008 石油天然氣工程可燃氣體檢測報警系統
SY/T 0048-2009 石油天然氣工程總圖設計規范
NYT 12202-2006 沼氣工程技術規范
八、自主相關專利

九、部分項目案例
邳州項目 (2*300t/d鍋爐 2*250m3/h沼氣量) 2014年6月建成投運

南京項目(4*500t/d鍋爐 4*600m3/h沼氣量) 2014年11月建成投運

日照項目 (2*350t/d鍋爐 2*350m3/h沼氣量) 2015年6月建成投運

濰坊項目(2*500t/d鍋爐 2*600m3/h沼氣量) 2015年11月建成投運
